首页

部门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热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日期:2024-07-20作者: 浏览量:

2024年7月15日至7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代表中央政治局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马院姓马、在马言马”的鲜明导向,全体思政教师时刻关注会议动态,紧跟党中央步伐,结合自身的实际工作,就会议提出的热点内容进行深入地探讨与交流,畅谈感想体会。

为培育时代新人努力奋斗

郭建华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构建了全面深化改革新框架,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新蓝图,是推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是实现中国梦的新保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添了新内涵。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全会精神,领会全会宗旨,做好全会精神的“三进”工作。全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新人为己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努力在“新思想”课中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陈义军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对今后一个时期党和人民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整体擘画。而“新思想”课从内容设置上侧重讲授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创新理论,是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高校、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最佳载体。因此要努力使“新思想”课成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最为直接的展示窗口。

首先,“新思想”课为讲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历史依据。“新思想”课不仅是对新时代以来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变革的总结升华,更是对党一百多年来的奋斗历程、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全景阐释。新时代以来取得的成就和变革不但具有新时代特色,更具有党一百多年来奋斗的历史特点,为总结升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提供了长周期的历史参照。

其次,“新思想”课要借助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丰富教学内容。“新思想”课作为一门新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与其他几门思政课相比,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更集中体现在“新思想”课之中,例如全会指出到二〇三五年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标涉及“新思想”课所有章节内容,并有新的理论创新。因此,要在“新思想”课教学过程中要及时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教学中,使这些内容不仅进课堂而且进学生头脑。

最后,努力使“新思想”课成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最为直接的展示窗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新时代以来党日积月累的理论创新成果的最新表达,并且将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丰富和发展,最终融入现实生活中得以具体体现和应用。“新思想”课作为一门新开设的思政课程,主要讲授的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创新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所依托的现实基础正是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因此,“新思想”课教学内容的最大生命力就在于直接映射了现实生活,这决定了“新思想”课应当成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最佳展示窗口。

改革促发展,奋进新时代

武天瑶

大会充分肯定了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们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更要深入学习领会会议精神,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以“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改革观,处理好思政课教育教学过程中碰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挑战,时刻紧跟党和国家发展大势,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青年学生成长和发展需要,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常学常新、常悟常进、常践常得,不断提升铸魂育人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跑出教育加速度,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属于思政人的光和热!

深耕思政课,共筑中国梦

张雪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重点研究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问题,一场新的深化改革的大幕已经拉开。作为党之大计、国之大计,中国教育事业必将在进一步深化改革中勇毅前行。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感使命的光荣与艰巨。接下来我将进一步学习领悟会议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根据思政课程内容,结合当前青年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创新教育教学的方法,使思政课更加生动、接地气,真正走进学生内心,从而更好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能。总之,我会以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伟大的事业,在接续奋斗中掀开新的一页

黄燕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这既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续篇,也是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改革开放决定当代中国命运,决定中国式现代化成败,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改革,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根本的利益归于人,最强大的动力源于人。作为一名高校思政教师,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发挥教育主阵地的作用,为伟大事业的接续奋斗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激发改革的旺盛活力,书写新时代的新篇章!

凝心聚力擘画复兴新蓝图

何源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向世界表明,现代化并不只有西方模式,每个国家都应注重国情,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根据自身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充满活力而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不脱离世界文明大道的基础上,向世人彰显了深刻的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为解决全球性问题,提供了发展新范式。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深知这不仅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更是激励我们教育工作者砥砺前行、不懈奋斗的号角。我认为此次全会召开将为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创新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将大力推动高等教育水平的提升,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以敢闯勇创之精神做好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

刘艺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重要部署,为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协力谱写改革开放新篇章、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提供了动力支撑和行动指南,激励人心、振奋力量,意义深远。

使命呼唤担当,新时代新征程上,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会仔细研读此次全会公报,深刻领会精神要义,时刻牢记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以此为指引干好本职工作,做好大学生的思想引路人。在以后的工作中,发扬敢闯勇创精神和实干作风,积极探索思政课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情怀,增强责任担当意识,为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推动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紧跟时代风潮,勇做教育改革的探索者

时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主题直指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揭示了国家发展蓝图的又一篇章,未来将科学谋划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思政教师,我将认真学习本次会议精神,立足学生实际情况,找准教学切入点。一方面要积极宣传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将会议精神引入思政课堂、融入思政课教学当中,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常讲常新,不断提高思政课的思想性、科学性、新颖性;另一方面要勇于改革创新,聚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目标,讲好中国改革开放的故事,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不断提高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亲和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供稿)